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人月两团圆丨海湾人的中秋记忆②
概要:
前言
八月十五中秋节
家人团坐,分吃月饼,共赏明月
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记忆
做团圆饭、赏花灯、猜灯谜……
来自全国各地的海湾人
对“中秋”有着不同的难忘记忆
中秋时分,
海湾人有的坚守岗位、有的回家团聚
他们提笔写下自己的中秋回忆
让我们一起赏析
这些温暖的中秋故事……
01 心底的团圆
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又是一年中秋至,当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,熟悉的月饼香气萦绕鼻尖,中国人心底那份关于团圆的记忆,便会悄然苏醒。
记忆里的中秋,总始于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。灶台前,母亲系着围裙忙碌的身影,是最温暖的风景。红烧肉在铁锅中咕嘟作响,酱汁浓稠得裹住肉块;清蒸鱼刚出锅,淋上一勺热油,“滋啦”一声,香气四溢。家人围坐桌前,长辈们举杯话家常,晚辈们分享着生活趣事,饭菜的香气与欢声笑语交织,勾勒出最质朴的幸福模样。
月饼,是中秋最鲜明的印记。儿时的月饼,多是镇上老作坊的手工制品,油纸包裹着,拆开时能闻到浓郁的麦香与馅料香。五仁月饼里,核桃仁、杏仁、青红丝错落有致,咬一口酥皮掉渣,甜而不腻。全家人围坐赏月时,父亲会将月饼切成均等的小块,每人一块,象征着“月圆人团圆”。如今,月饼的种类愈发繁多,冰皮、流心等新式月饼层出不穷,但我始终难忘的,是儿时攥着油纸包,蹲在门口等父亲切月饼的模样——那不是甜,是盼着团圆的雀跃。
夜幕降临,月亮缓缓爬上天际,像一块温润的白玉盘,清辉洒满庭院。月光下,树影摇曳,时光在温馨的氛围中静静流淌。这轮明月,照亮过我们的童年,也陪伴着我们成长,无论身在何方,抬头望见同一轮明月,便知故乡与家人,始终在牵挂着我们 。
中秋是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美好期许,是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的深情眷恋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无论我们身在何处,记忆中的团圆饭、月饼香、明月光,都会化作心底最温暖的力量,指引我们回望故乡,奔赴团圆。
(海湾精化 叶家辉)
02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
暑去秋来,秋意渐浓。秋雨裹着桂香,在寒露前夕悄然织就一幅月色画卷。
记忆里的中秋,总是与那轮银盘般的明月和院中飘香的桂花树紧密相连。许久未见的手足亲朋从各地归来,围坐在老家院子的红木方桌旁:桌上,月饼形似满月,吃在嘴里,甜在心头,还有鸭梨、石榴等应季水果点缀其间。大人们推杯换盏,聊着家长里短,而我们这些孩子则提着花灯,吃着月饼;或是在大人闲暇时缠着他们讲述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的故事。偶尔会为了一块月饼或一盏花灯争得面红耳赤,如今回想,那些稚嫩的吵闹声里,藏满了无忧无虑的快乐。
长大后,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,某年中秋,我提着公司发的礼盒赶回家,推开门时,母亲先是一脸惊诧,看清是我后,眼睛骤然亮了。那天晚上,桌上没有花哨的月饼和水果,只有妈炒的青菜、炖的排骨,还有爸泡的菊花茶。我和他们坐在桌边,慢慢聊着近况,让我的记忆回到了老家院子里那个方桌,那些个月光洒满院子的夜晚。
现在再看中秋,孩子们提着兔灯打闹、大人们围着说故事的场景少了,但那一轮明月始终未变。中秋从来不是月饼的甜腻、灯笼的绚烂,而是穿越山海仍为你留着的门缝微光。
苏轼说“千里共婵娟”,其实何必千里?只要抬头时知道有人正与你望着同一轮月亮,人间便永远有归途。
(海湾精化 王俊博)
03 八年中秋 一纸家书
亲爱的爸妈:
展信佳。
中秋将至,青岛的晚风里已渐渐染上凉意。算起来,这是我在这里度过的第八个中秋了。从大学到工作,人生许多重要时刻,总是最先想到要与你们分享。
上周视频,妈妈说小区的桂花开了,散步时满园飘香,还说等我回家一起晒桂花干。如今,我也在公寓阳台上养了盆多肉,每天浇水时总会想起妈妈叮嘱的“少浇水,多通风”。看着它悄悄冒出嫩叶,就好像你们一直在身边,提醒我好好生活。今年中秋企业照例给家里寄了月饼礼盒,记得尝尝。我们企业的福利一直很好,请你们放心。
上个周末,我去五四广场走了走。黄昏时分,月亮从高楼间缓缓升起,圆润明亮,像极了家里餐厅那盏温暖的吊灯。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中秋:我们总在阳台摆上小桌,妈妈细心分着月饼,爸爸一边剥橘子,一边讲单位里的趣事。那时总觉得日子很长,月光很慢。而今离家,才发觉思念早已把那些寻常片段,悄悄酿成了最珍贵的记忆。
你们总在视频里说“一切都好。”让我不必挂念。但我心里清楚,入秋天气转凉,二老务必注意保暖。早晚出门记得添件外套,不要嫌麻烦。尤其是买菜、散步时,更不可大意。血压药也请一定按时服用,千万不要因为身体没有不适就松懈。
已经开始盼着春节回家了。想念妈妈做的可乐鸡翅——每次知道我回去,您总会提前腌上鸡翅,做出来的鸡翅外皮焦香、内里鲜嫩;也想再和爸爸打几局扑克,上次您说“等你回来咱们再较量”,我可记在心里,悄悄练了牌技,这次一定要赢!
愿这海风能将我的思念捎回故乡,伴随月光洒在你们身边。衷心祝愿爸爸妈妈中秋快乐,身体健康。
儿 逊谦
2025年中秋
(碱业发展 吴逊谦)
04 月是故乡明 味是旧时香
人越长大,对中秋的感悟也愈发深刻。回想起儿时在家乡过的中秋,那份独特的仪式感至今难忘。
中秋午后,家中的“大厨”们便开始忙碌起来,备菜、烹饪,厨房里渐渐飘出诱人的香味。傍晚时分,一桌丰盛的佳肴已准备就绪。但在这之前,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——祭祖。父亲会点燃香烛,燃放鞭炮,我们在一旁肃立。这份庄重,让团圆饭更添了一份特别的意义。
祭祖之后,全家人围坐一堂,边看中秋晚会,边享受着美味的团圆饭。饭后,便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祭月赏月时刻。院落里,一张小木桌上摆满了月饼和瓜果,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擎三炷香,仰望明月,默默叩拜。香烟袅袅,瓜果飘香,营造出一种隆重而又温馨的氛围。而我们这些孩子,则眼巴巴地盯着桌上的月饼,盼着仪式快点结束,好一尝美味。祭月结束,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端回供品,大家热热闹闹地分吃供果,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,与窗外的月色交相辉映。
如今,中秋的庆祝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祭月拜月的传统渐渐被规模盛大的群众赏月活动所取代。但每当品尝着各种新颖时尚的月饼时,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的老式五仁月饼,那简单的花纹,淡淡的香味,勾起我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。
原来,我难忘的不仅仅是月饼的味道,更是那萦绕在院落里的欢声笑语,是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时光。
(碱业发展 吕明聪)
05 月圆中秋 家在心间
亲爱的爸爸妈妈:
见字如晤。
夜幕低垂,晚风轻拂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桂花香,我走在路上,抬头便见一轮明月高悬天际,温柔地洒下银辉。回到宿舍,我泡上一壶热茶,任由月光铺满信纸,字里行间,皆是思念。
下班时分,同事们行色匆匆,归心似箭,他们的身影在月色下拉长,仿佛一条条细长的线,连接着远方温暖的家。小镇上,糖炒栗子的摊位还亮着灯,暖黄的光晕中,栗子噼啪作响,我买了一份,热气腾腾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中秋,您悄悄往我书包里塞进的那份温暖。
妈妈,您是不是又在念叨我有没有吃月饼?今天,我在面包店前徘徊许久,最终选了一个最小的豆沙月饼。月光下,豆沙馅泛着暗红,像极了您炒馅时那油亮亮的色泽。甜,是甜的,却总不及您亲手做的那份,带着厨房的烟火气,还有您手心的温度。
作为企业内操,我在控制室里紧盯着每一道工序,就像您揉面时额角的汗珠,调整火候时的专注,都是对完美的追求。化工生产,如同做月饼,每一个参数都需恰到好处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千江有水千江月,虽然我们相隔千里,但我知道,这轮明月也会照亮咱家的小院。就像我守护的每一个化工产品,终将流向远方,在某个团圆夜,点亮一盏温暖的灯。
等休班回家,我要跟您学做月饼,从炒馅到压模,每一步都细细学来。那时,我们在葡萄架下摆开桌子,您泡桂花茶,爸爸摆棋盘,静看温柔美好的月光洒满小院。
勿念,一切安好。
女儿 佳佳
2025年中秋
(碱业发展 滕佳)
06 月满人团圆
记忆里的中秋节,总是从厨房里弥漫出的那股熟悉的香气开始的。那是一种混合着香油、面粉和各式馅料甜香的味道,它不像山珍海味那般浓烈,却像一条温暖的溪流,悄无声息地浸透家里的每一个角落,宣告着这个重要节日的来临。
母亲是这场团圆盛宴的“总导演”。她总是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,灶台上锅碗瓢盆奏响欢快的交响乐。最让我期盼的,永远是那刚出炉的月饼。母亲会特意留下几个不刷蛋液的,说是“光板月饼”,让我先尝为快。那热乎乎的饼皮带着焦香,一口咬下,里面的核桃香、瓜子香、冰糖的甜脆瞬间在口中炸开,这种滋味,是后来任何精美包装的月饼都无法比拟的。
当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满窗台,家里的饭桌便被丰盛的菜肴摆得满满当当。其实菜肴并无稀奇,无非是红烧肉、清蒸鱼、几样时令小炒,但每道菜都因“团圆”二字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。父亲会破例喝一小杯酒,脸上泛着红光,话也比平日多了起来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碗筷碰撞的叮当声、谈论家常的欢笑声,交织成最动听的团圆曲。那一刻,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被关在门外,世界里只剩下这方寸之间的温暖与圆满。
饭后,真正的“赏月仪式”才拉开序幕。母亲会搬出小方桌,摆在院子最明亮的地方,上面摆上月饼、苹果、石榴和一碗清茶。而我则迫不及待地提着买来的纸灯笼,在月光下追逐嬉戏。那灯笼里摇曳的烛光,虽微弱,却在我们眼中比天上的明月还要璀璨。
如今,我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,中秋的月色依旧如水。又是一年中秋至,我学着母亲的样子,摆上月饼和水果,可那份郑重的仪式感里,却品出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。我才恍然发觉,最圆的月亮,永远悬在记忆中的那个院落上空;最甜的月饼,永远是出自母亲那双不知疲倦的手。我所深切思念的,是围坐时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,是空气中弥漫的、名为“家”的安稳气息。
(海湾实业 董丽丽)
07 姥姥家最暖的团圆
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。不经意间抬眼,中秋的脚步已悄然临近。院子里的桂花树散发着阵阵香味,而天上的月亮,正循着时节慢慢盈满,将清辉洒向人间。
记忆里的中秋,多数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。那里的月光似乎格外清亮,每一个中秋夜,都浸着化不开的欢声笑语,成了岁月里最暖的印记。当月亮刚从东边的树梢探出头,银辉刚漫过院角的桂花树,院子里的团圆饭就已摆上桌,月亮像被清水洗过的银盘,稳稳悬在墨色的天上,把院子照得亮堂堂的,连每个人眼底的笑意都清晰可见;低头时,家人的谈笑声混着碗筷碰撞的清脆声响,顺着晚风飘得很远,满院子都是中秋独有的暖。
晚饭的碗筷刚收进厨房,表姐就攥着我的手腕往院子里跑,妹妹们跟在后面笑,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月饼,“今晚月光这么亮,正好捉迷藏!”表哥自告奋勇当“找的人”,背过身靠在墙上,双手捂住眼睛,指缝却悄悄裂开条缝。“我数十下,你们赶紧藏!”我拉着表姐猫着腰跑院子南边跑去,院子里堆着晒干的玉米,月光之下玉米堆上投下交错的影子。表姐拉着我蹲下来,干燥的玉米叶蹭得脖子发痒,却也不敢吱声,“九、十……” 表哥的数数声越来越近,我屏住呼吸,表姐突然轻轻扯了扯我的衣角,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,只见表哥正往我们这边走来,我和表姐赶紧从玉米堆跑到另一个玉米堆。月光下,我们的影子在院子里追着、跑着,表哥的笑声、我们的喊声,混着大人们的谈笑声在院子里绕来绕去,久久不散……
直到现在,每当中秋的月光爬上窗棂,我总会想起在姥姥家的中秋夜,满桌饭菜的烟火气、月光之下追逐的脚步声、家人闲谈的欢声笑语,还有那轮藏在桂花香里的、热热闹闹的团圆月。
原来故乡的月亮之所以更圆,从来不是月色本身,而是月光里藏着的那些人、那些事,以及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温暖。它是跨越山海的牵挂,是藏在心底的惦念,是我们无论走的多远,都能让思念找到归处的约定。
(海湾实业 葛万娟)
Copyright © 2019 米兰·体育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电话:0532-89076010
鲁ICP备14024413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青岛
Copyright © 2019 米兰·体育 All Rights Reserved
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1462号
联系电话:0532-89076010 | 鲁ICP备14024413号 |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青岛